日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关于加快河南省智慧港航建设的意见,提到,数字赋能绿色发展。推进港口岸电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岸电设施使用效率和岸电使用量。推动周口港、信阳港、郑州港、漯河港、平顶山港等港口“光伏+”储能、“风电+”储能等清洁能源应用,开展港航能耗智能监测、能源智能管理、环境智能监测,提高能源和能耗管控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原文如下: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加快河南省智慧港航建设的意见
豫交科技函〔2025〕13号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厅直属各单位,驻厅纪检监察组综合室,厅机关各处室,河南交通投资集团: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慧交通的决策部署,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水运现代化深度融合,助力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大通道,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便捷高效、安全绿色、开放融合的智慧港航体系,促进河南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我省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为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统筹谋划、适度超前。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全局性谋划、系统化布局、整体性推进,强化港口和航道建设、生产、运营、管理、服务全流程协同。适度超前布局智慧港航建设,放大、倍增内河航运对促进流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需求导向、分类推进。满足全省港航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立足港口和航道发展条件及功能定位,注重集约共享、质效齐升,科学确定建设重点,先易后难、急用先行,分类指导推进港口和航道智慧化建设。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坚持创新引领,以技术创新、业务流程创新、机制创新全面推动港航转型升级。夯实数字基础,加强多源数据治理应用,强化数字技术与港航业务深度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政企协同、合力推进。明晰省市责任,压实部门责任,强化投资建设主体责任,建立权责清晰、协同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汇聚多方力量,合力推进智慧港航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7年,港航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智慧港航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全省主要港口和干线航道全要素智能感知网,建成一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推动在役干散货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建成淮河、沙颍河等多级船闸联合调度系统,基本实现干线航道电子航道图全覆盖,建成全省统一的内河航运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港航运行效能、服务水平和支撑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内河航运智慧化数字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有力支撑我省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建设。
到2035年,全面建成便捷高效、安全绿色、开放融合的内河智慧港航体系,港航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运数字经济及产业生态深度融合,为构建全省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架构
围绕国家和我省内河航道与港口总体布局,结合内河航运“11246”工程实施计划,以服务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为统领,立足港航信息化发展实际,着力构建“一个平台、三个体系、四大板块、N个应用”的智慧港航一体化架构。
一个平台。建设全省统一的内河航运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支撑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依托统一平台形成分工协作、高效联动的发展格局。
三大体系。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责任管理体系,为智慧港航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四大板块+N个应用。聚焦生产、运营、管理、服务四大板块,充分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港口作业、航道运维、船闸调度、船舶导助航、行业监管等智慧化应用。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港口智能感知网。部署智能视频、气象环境、智能闸口等智能感知设备,实现港口基础设施、港区环境、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重点推进周口港、漯河港、信阳港、南阳港、商丘港、郑州港等1000吨级以上港区全要素智能感知网建设。推动洛阳港、焦作港、南阳港、三门峡港等客(渡)运码头同步实现基础设施自动化监测,积极谋划郑州港、平顶山港、许昌港等港口的智能感知网建设。(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2.建设航道智能感知网。部署智能视频、航标遥测遥控、水文气象、AIS、VHF、智能卡口等智能感知设备,实现水位、气象、航标状态、航道尺度、整治建筑物、桥梁通航净空尺度、通航建筑物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重点推进淮河、沙颍河、唐白河、沱浍河、贾鲁河等干线航道的全要素智能感知网建设,以及重要桥区、重点通航建筑物等的智能感知网建设。有序提升洪汝河、涡河等支线航道智能感知水平。(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3.提升安全防护能力。推进港航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加强码头生产作业、通航建筑物调度等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管理,构建智慧港航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推进港航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加强数据容灾备份和安全管理。加强港航重要基础设施数据、运行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建立智慧港航数据安全保护体系。(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二)推进生产运营智能化
4.推进港口生产自动化。加快推进周口港、信阳港等港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有序实施岸桥、场桥等大型设备设施远程操控改造,推进新一代自动导引车(AGV)、无人集卡等智能化水平运输设备应用。适时推动南阳港、许昌港、平顶山港等港口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推进周口港、信阳港、郑州港、平顶山港、漯河港、商丘港、南阳港等自动化散货码头建设,有序实施卸船机、门座式起重机、堆取料机、装船机等专业化设备设施远程操控改造。建设干散货码头数字堆场,实现自动化、精准化盘堆。(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5.推进航道养护智慧化。加强淮河、沙颍河、贾鲁河、唐白河等干线航道智慧养护管理,开展航道淤积情况分析与预警、航道养护尺度、桥梁净空尺度测报和长期跟踪观测、河床演变分析预测预报。加强船闸设备设施健康监测,对水工建筑物、输水系统、金属结构及启闭机等实时监测和动态评估。推进航标遥测遥控、水位遥测遥报技术应用,推广无人机、无人船、智能视频及遥感等技术应用。推进多波束探测、船载激光扫描、实时3D声纳、水下探测机器人等技术应用,提升航道测量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6.打造智慧船闸。推进干线航道船闸智慧化建设与改造,推动雷达、智能视频、声纳等感知技术应用,实现对过闸船舶的自动识别和实时监控。推进船闸智能控制系统建设与改造,实现船闸闸门、启闭机等设施控制的自动化,提升船闸过船效率。建设船闸设施安全运行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与待闸、锚泊船舶的信息交互,以及对船闸结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建设淮河、沙颍河、贾鲁河、唐白河航道多级船闸联合调度系统,推进实现通航建筑物跨省联合调度。(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7.强化运行安全管理。加强水上安全智慧监管,提升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和预防预警能力,建立健全港航智慧安全防控体系。提升港口保安、航道拥堵、船闸火灾、行业防汛、航道地质灾害、港航突发环境保护事件等应急处置和调度指挥智慧化水平。实时监测船舶位置、速度和航道等信息,建设桥梁智能防碰撞预警系统,避免船桥碰撞事故发生。提升设备设施、作业人员安全监管智能化水平。强化对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危险货物船舶运行及过闸状态等的动态掌控。(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8.数字赋能绿色发展。推进港口岸电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岸电设施使用效率和岸电使用量。推动周口港、信阳港、郑州港、漯河港、平顶山港等港口“光伏+”储能、“风电+”储能等清洁能源应用,开展港航能耗智能监测、能源智能管理、环境智能监测,提高能源和能耗管控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三)推进监管服务数智化
9.建设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全省统一的内河航运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实现港口和航道生产、运营、管理、服务的全流程、全要素智慧化监管。推进应急指挥调度一体化,打造基于“一张图”的水上交通应急指挥体系。建设船岸协同的现场监管、业务管理等各领域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控等业务一体化的海事综合应用系统和执法终端,实现海事执法全业务覆盖、全流程协同、全周期监管。建立全省统一的数据标准,保障信息数据在港航企业和航道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效共享,并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提高港航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河南省交通运输调度指挥中心、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10.加强经济运行监测。依托港航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和生产运营监管服务平台,加强港口、航道、疏港铁路、货源、物流、进出口贸易、吞吐量等港航经济运行指标的全面动态监测。建立全省港航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机制,开展港航经济运行指标数据的多维分析、预测预警、经济运行整合与展现。(河南省交通运输调度指挥中心、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四)推进港航服务智慧化
11.推进港航物流服务便利化。依托全省统一的内河航运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推动周口港、信阳港、郑州港、漯河港、商丘港、许昌港、南阳港等港口综合物流服务系统建设,实现港口作业单证“无纸化”和业务线上办理。加快开发面向全程物流链的“一站式”智慧物流协同模块,实现与航运、疏港铁路、疏港公路、海关、海事等数据互联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撑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推进“单一窗口”和线上线下协同服务能力建设。(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
12.建设水上智慧服务区。推进沙颍河周口、淮河张庄等水上服务区智慧化升级。推进水上服务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开展智能岸电、供水供油、泊位管理、污染物接收、无人超市、自助水上签注、行政处罚自助缴纳等服务,提高服务便利化、智慧化水平。(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13.推进电子航道图服务便捷化。重点推进淮河、沙颍河、贾鲁河、唐白河、沱浍河等干线航道基本实现电子航道图全覆盖,提高小浪底、伊洛河、丹江口、青天河、峰林峡等旅游航道电子航道图覆盖率。建设完善的电子航道图数据更新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加强与相邻省份电子航道图有效衔接和统一服务。拓展电子航道图对外服务功能,通过门户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终端提供电子航道图信息服务,实现路径规划、用时预测、偏航预警、桥区播报等船舶导助航与安全预警服务。(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五)健全标准规范体系
14.强化标准规范支撑。结合港航智慧化建设实际,在基础信息、数据交换、生产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建立健全智慧港航标准体系和指标体系。编制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外场感知设施建设等技术指南和智慧船闸服务与运行管理、智慧港航外场感知设施接入等标准规范,完善一单制服务规范,推进制定多式联运单证标准。建立健全港口航道数据治理标准体系,构建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数据质量评估、数据安全保障和数据高效服务机制。鼓励各市(县)、学会协会、企业先行先试,探索出台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发展局,周口市港航管理局)
四、责任分工
(一)加强省级统筹
省交通运输厅统筹负责和指导监督全省智慧港航的规划、建设及运维,指导开展智慧港航省级统建工作,牵头建设全省统一的内河航运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统筹全省港航一体化运营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组织实施智慧港航项目绩效评价。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对接,推动落实智慧港航建设项目省级出资及运维经费,探索建立智慧港航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常态化投入机制。强化与省发展改革、工信、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气象、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等部门的协同联动,积极争取审批绿色通道,支持和促进智慧港航发展。
(二)强化市县职责
市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省交通运输厅统一指导下,统筹推进辖区智慧港航发展,落实属地责任,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完善要素保障,履行监管职责,创造良好建设、运营环境,督促辖区企业落实干线航道智慧港航建设主体责任。
(三)落实企业责任
省政府明确的省级责任主体负责干线航道智慧港航的建设、生产、运营、管理等工作,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统筹安排,落实省级平台建设有关要求,将港口、航道等各项数据接入全省内河航运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中,确保全省港航管理服务一体化。按照省市智慧港航实施方案建设要求,落实新建港航项目智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将智慧港航建设和运维资金列入年度预算。积极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加快先进技术落地实施,大力发展智慧港航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实施
厅属各有关部门、相关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省责任主体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落实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智慧港航建设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二)强化资金保障
按照“三同步”要求,将智慧港航项目与港航主体工程一并立项实施,建设资金纳入主体工程投资概算,和主体工程一并筹措、一并列支。积极拓展智慧港航运维资金筹措渠道,将智慧航道运维资金纳入航道养护经费,智慧港口运维资金纳入港口运营经费,建立智慧港航运维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切实保障智慧港航发挥实效。
(三)严格监督评估
厅属各有关部门、相关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省责任主体根据职责分工,围绕目标任务,建立成效评估工作机制,常态化对智慧港航建设目标完成情况、任务实施情况开展跟踪评估,重要进展及面临的共性问题及时报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