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充电桩普及不能彻底解决充电焦虑,但可极大缓解这一问题。
随着电瓶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充电需求激增。充电桩数量增多和分布范围扩大,让车主更容易找到充电设施。像在一些社区、商场、公交站点等地,逐渐增设了电瓶车充电桩,居民日常出行后能方便地为电瓶车充电,减少对电量耗尽的担忧 。截至 2024 年 9 月底,我国县域及以下地区公共充电设施达到 41.7 万台,占全国公共桩总数的 12.53%,部分地区的乡镇也在加速布局充电桩,农村地区的电瓶车充电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然而,电瓶车充电桩普及过程中仍面临挑战。部分老旧小区由于空间有限、电力容量不足,难以安装足够数量的充电桩,导致充电位紧张。在一些商业区或公共场所,充电桩布局不合理,也会出现车主找不到充电桩的情况。而且,虽然目前充电技术有一定发展,但电瓶车充电速度仍较慢,相比加油几分钟就能完成,电瓶车充满电往往需要数小时,这在急需用车时会让车主产生焦虑。此外,充电桩的运营维护也存在问题,例如一些充电桩故障后不能及时维修,影响正常使用,若遇上高峰时段,故障桩增多,更会加剧充电难题。